近日,上海国务院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垃圾量两要求到2020年底,分类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格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均减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并在46个城市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千吨2020年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上海
上海是垃圾量两这46个城市之一。都说上海的分类垃圾分类,早就动了真格的格日、用了新技术,均减确实如此吗?千吨记者在上海进行了调研。
厨余垃圾制酵素
废纸箱子成座椅
眼前瓶瓶罐罐,上海大小不同,垃圾量两颜色各异。分类一群主妇忙活着,身边不同的桶子上,标注着“一个月”“一个半月”“两个月”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果酸香味。
这里是徐汇区凌云街道梅陇三村。居委会书记尚艳华递过来一块儿形似透明皂的自制酵素,“我每天都用,纯天然的,对皮肤很好”。
很难想象的是,这块“透明皂”来自于尚艳华她们家里的垃圾。“这都是用菜叶、果皮等厨余垃圾制作的。”在酵素坊里,尚艳华边比划边介绍。
垃圾也能往脸上涂?不少人心里犯嘀咕,但他们回家试了之后,都觉得皮肤滑滑的,甚至有些肤质易过敏的人,都没产生不适。
“我们可不是黑作坊。有大学里的专家教授,指导我们配比、发酵、制作。”一位正忙活着的阿姨自豪地说,“我们学会了,再教给别人。”
这群邻家阿姨有个响亮的名号:绿主妇。她们的出现,缘于6年前的一场环保公益课。
2011年4月,环保志愿者在梅陇三村居委会办公室里,给10多个家庭主妇上了堂环保课。“您知道上海每天能产生多少生活垃圾吗?接近2万吨!什么概念?16天就能堆出一个金茂大厦!”
“天呐,这么多!”主妇们听了志愿者的介绍,炸了锅。
“来不及处理的垃圾,经过风吹、日晒、雨淋,就会腐烂。浮游颗粒随处飘,就会产生空气污染。”环保志愿者说。
家庭主妇们不禁担忧:以后的儿孙们,该怎么办?
这种担忧,终于得到了排解。梅陇三村开始垃圾分类了,“绿主妇”随之亮相。如今,小区的垃圾箱房干干净净,几乎没有异味,厨余果皮都做成酵素了。
平时弃之不用的易拉罐、利乐包、旧纸盒、碎布头、旧毛线,摇身一变,成了手工艺品,比如居委会会议室里的椅子,就是废纸箱做的。“200斤的胖子坐上去,也不在话下。”尚艳华说,“冬暖夏凉,坐了好几年,一点儿损坏都没有。”
顶: 17576踩: 1
评论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