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泽方
郭泽方,郭泽男,遗传余载1957年9月生,承人诚信秤明光市明光街道吕郢社区居民。恪守郭泽方是专心明光木杆秤的第五代传人。在手工制秤过程中,打造他对待木杆秤制作严谨细致、良心毫厘必究,郭泽一杆秤要经过10余道工序,遗传余载光是承人诚信秤打磨后的制作就需5、6个小时,恪守他也从不删减流程;他诚信经营40余年,专心始终秉持“只做标准秤,打造不做黑心秤”的良心准则,使用细铝丝为原材料,郭泽不为盈利而以次充好;为了传承技艺,他积极开展明光木杆秤手工技艺传习,举办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非遗展览展销等活动70余场,受益群众9万余人次。2016年,明光木杆秤入选第四批滁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郭泽方被授予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坚守匠心 当好手艺人
郭泽方自幼生长在明光市潘村镇殷桥村,他从小喜爱手工制作,听说潘村有位制作木杆秤的手艺人,便慕名前往拜师学艺,从此开启了他的“秤杆人生”。
“认真说起来,我应该算是明光木杆秤的第五代传人,第一代王登云师傅从山东省曹县迁到了潘村镇,后来把这门手艺传授给了王汝林,王汝林收徒姚炳中,姚炳中就是我师傅的师傅。”谈起明光木杆秤的由来和传承,郭泽方娓娓道来。
1987年,刚满30岁的郭泽方从潘村镇来到了城区,在明光市农贸市场东大门旁开了一间不大的铺面,专门出售他自己手工制作的木杆秤。
当时电子秤和磅秤还没有普及,大众生活基本离不开杆秤。郭泽方凭着手艺精湛和做秤公道,很快便打响了名声,郭氏手工木杆秤加工作坊一时间远近闻名。
木杆秤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手工艺品,对制作者的技艺要求极高,道道工序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秤就会有偏差。
“心要沉、手要稳。从选材、晾晒、打磨光,到定点定位、定盘星、钻孔打眼、上星点、上色……一杆秤要经过10多道工序,光是打磨后的制作就需要5、6个小时。”郭泽方边说边展示自己做的木杆秤,他制作的木杆秤,最大号可称重150公斤,最小号名叫“戥子秤”,只能称重5克。由于精确性要求高,每一杆秤都需要反复校量,一天忙碌下来也只能做1、2杆秤。
经过长期研究与实践,郭泽方总结出了一套与前人不同的制作手工木杆秤的方法,那就是不用砝码。经过他创新研制出来的木杆秤,舍弃掉了沉重的砝码,携带和使用方便了许多,准确性却丝毫不减,完美通过了计量检验部门的检测。
秉持诚心 做好实诚人
谈到制做木杆秤的点点滴滴,郭泽方有说不完的话,他认为做秤最重要的是守着一颗良心,一旦心歪了,秤也就歪了。
制秤最耗费心力的环节就是钻孔打眼和上星点,一杆秤上要戳上百个“眼”,每个“眼”还要将一段段的细铝丝插入、折断、锉平,有的秤匠为了省时省力,就把水银抹入“眼”中,代替原本的细铝丝。郭泽方对这种“捷径”很看不上:“时间久了,水银就会脱落,那人家买回去的秤还怎么用?做生意的不能只想着钱,得守着规矩来。”
卖木杆秤的几十年间,郭泽方也碰到过不少“别有用心”的人。有人慕名而来,直接将一沓钞票摆在郭泽方面前,想要定制所谓的“专用”大杆秤,用来从事粮食、生猪收购,以此多牟取收益。“老郭,你不要死脑筋,只要刀口稍微偏一点,这些钱都是你的。”来人口中的“刀口偏一点”,就是制秤人心知肚明的“行业内幕”,秤的刀口距离偏差2毫米,100斤的物品重量就能相差七八斤。
面对金钱诱惑,郭泽方丝毫没有心动,毫不迟疑地拒绝了,“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给我再多钱,我也不会做的!”
不忘初心 扮好传承人
近年来,随着电子秤的兴起,鲜少有人再使用木杆秤。看着杆秤行业从繁荣到衰败,木杆秤这门手艺也渐渐淡出了群众的视野,甚至有了失传的风险,郭泽方心里暗暗焦急。
为了将明光木杆秤这门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下去,自2017年起,郭泽方开始与明光市非遗保护部门合作,积极开展明光市木杆秤手工技艺传习。通过举办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非遗展览展销等活动,大力推广明光木杆秤,采取“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方式让广大学生、社区居民,以及外地游客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民族文化瑰宝的无穷魅力。迄今为止,共开展活动70余场,受益群众达9万余人次。
除此之外,郭泽方还大胆变革,将明光木杆秤制作技艺由原先的口传心授,只在家族和师徒之间相传的方式,逐渐演变成面向社会公开授艺,让木杆秤这项非遗技艺走出方寸天地,飞进千家万户。
“时代在变,我们非遗传承人也要与时俱进,要做出大家伙喜欢的物件。”郭泽方说。在意识到木杆秤的量具用途逐渐淡化后,他开始用自己的独特技艺,制作精美别致、秤砣上铸有十二生肖的“戥子秤”之类的小木杆秤、小铜杆秤。他制作的传统手工艺品“铁皮小秤”“戥子秤”被收录于《长三角地区非遗文创产品展作品集》。
顶: 9495踩: 6497
评论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