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今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伴随着改革和转型向纵深处推进,金融服务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存在,各方的共识认为:当前中国金融业普惠程度有待提升的原因在于信用服务的缺失。
与此同时,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正在改变着信用的表达、测量维度和评估手段,也在推动普惠金融触达更广泛的人群。
“银行唯一的红利方向,不是政策、不是人口因素,而是科技。”4月28日,新网银行行长赵卫星在“2018第二届中国信用科技与普惠金融论坛”上表示,平常的一些小额、短期的贷款,银行往往不愿意做,因为征信数据不全,成本高,效率低等因素影响了经营上的可持续性,所以很难做到普惠。
不过,有了技术就不一样。赵卫星表示,技术的发展给银行带来了底气、信心和勇气,让银行可以提供非常碎片化的普惠金融的服务。
中国有7亿农民,如果让他们都到银行网点来,银行需要造几百个足球场大的网点,这是绿色金融不能容忍的。但是,如今银行的入口已经完全的在线化,客户可以通过所有在线的入口来进行银行申贷,这是一个技术的变化趋势。
“同时,技术在解决安全性问题的路径上发展的相当好。举一个实际案例,新网银行去年发放上千亿贷款量,遭受到将近80万次的网络攻击,但是我们通过技术安全的升级,它们没有成功,安全地提供了全部普惠金融的服务,同时不良率非常低,整体不良率大约为0.1%。”赵卫星表示。
除此之外,其他与会专家同样认为,普惠金融要在实现商业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实现金融服务对更广泛人群的覆盖。在这当中,信用科技创新既能够以数字化、线上化提高金融服务可获性——推动“普”,也能够通过大数据、智能风控来反欺诈、降风险,提高金融企业的收益——实现“惠”。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陈岩鹏
评论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