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竹兰:把实事办在群众的心坎上

 人参与 | 时间:2025-01-26 17:35:34

IMG_3634.JPG

                                                                                (左二 周竹兰)

  枞阳在线消息 “我的周竹众根在这里,就想为乡亲们多做些实事。兰把”村里的实事上工作,让周竹兰体会到了不一样的办群人生价值。

  今年43岁的心坎周竹兰,是周竹众会宫镇庆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兰把自28岁进入村“两委”开始,实事上她从庆华村计生专干到总支委员,办群再到村党总支书记、心坎村委会主任,周竹众一干就是兰把十几年。

  庆华村位于位于会宫镇东北部,实事上1050户共3986人,办群很多村民选择外出打工来增加收入。心坎15年来,周竹兰身边的同事,已经换了好几拨。朋友也曾极力劝她:“在外面随便找个工作,哪个不比在村里强?”周竹兰毅然选择“留守”。“现在年轻人在村里的不多了,需要新鲜血液去激发这个村子的活力。”周竹兰说道。

  乡村要振兴,党建必先行。周竹兰从规范组织生活入手,把党建工作抓起来,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固定党日活动在村党总支的张罗下,在每月15日准时召开。党员们结合当月学习主题,集中谈认识、说感受、话体会。在一次次的交流中,大家的目标和方向更加明确。

  “做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才有动力。”周竹兰没有一天不在盘算村子发展的事。村里原有块撂荒地,原来地形高低不平,田块不成型,田间仅有一人通行的泥土路,配套基础设施不足,一下雨水就从堵塞的狭窄水渠涌上农田,无法及时排水,影响种田的效益,导致最后形成了一片坑塘水面。如何解决撂荒地难题,让种粮有奔头?这是压在周竹兰心头的一块大石。

  今年以来,新增耕地复垦项目落户庆华村,周竹兰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挖掘机平整田地、旋耕机翻耕追肥,周边还配套了沟渠、泵站,新修了环形路……复垦完成后,村子里一下多出来了约140亩耕地。面对坑塘水面复垦出的田块,当时没有人愿意耕种。

  周竹兰大胆探索由村集体统一耕种,经过村“两委”三个多月的共同努力,今年种植的收益可观。“现在这些田承包出去了,群众也收到了承包费;接下来,我们将整修农田道路,完善水利设施,持续保障群众增收。”周竹兰表示。

  走进庆华村顶呱呱生态农业家庭农场,黑斑蛙养殖区、休闲垂钓区、采摘果园……农场中处处可见负责人的精心安排。“我们家庭农场是集生态养殖、田园风光、休闲娱乐、农家美食于一体的农家乐。”农场负责人贾敏利向记者介绍,农场还能提供十几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村民增收。

  然而两年前,让贾敏利最头疼的是“家庭农场不仅投入多、收效慢,基地扩建又缺少资金。”

  得知贾敏利的困境,周竹兰立即为她搭桥找到了银行,顺利申请到12万元贷款,实现了农场扩建。同时,还帮助联系水产养殖技术人员,在育种、养殖等全过程提供技术指导。

  “一老一小”及低收入群体在周竹兰心里占据着分量很重。她统筹协调村干部、妇联、乡贤等多方力量,有针对性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疏导、维权帮扶及困难救济等帮助。结合村情实际,将美德建设融入村规民约当中,引导未成年人崇尚美德、弘扬美德、践行美德。

  为照顾老人,周竹兰带领村干部每周上门开展1次探访关爱服务,为1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利用新时代实践站阵地,开展“先让礼让”公民美德教育,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开展,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将正能量传递给每家每户,形成了家庭和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的新风尚。目前,累计开展活动100余期,留守人口受益人数突破3000人次。

  修路、复垦、圩堤加高加固、亮化工程……周竹兰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成为庆华村党员群众的“主心骨”。周竹兰说,只有时刻将百姓的事情放在心里,才能把一件件好事实事办到村民的心坎上。(陈施)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顶: 4239踩: 7356

必填

选填

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