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为青铜博山炉的炉柄与炉座

 人参与 | 时间:2025-01-25 12:07:46

西汉四兽跽坐青铜人像

  西汉四兽跽坐青铜人像

  1974年,青铜芦山县博物馆征集到一件西汉时期的博山四兽跽坐青铜人像,现藏于雅安市博物馆。炉的炉柄炉座这件文物上的青铜铜人高9厘米,带座通高14.5厘米,博山双手抚膝,炉的炉柄炉座呈跽坐姿态坐于圆形的青铜兽座之上(跽坐:两膝着地,小腿贴地,博山臀部坐在小腿及脚跟上的炉的炉柄炉座一种坐姿。),青铜额间有两道如意云纹,博山目呈菱形,炉的炉柄炉座高鼻,青铜张口呲牙,博山双乳凸显,炉的炉柄炉座通体饰纹。

  仔细观察铜人下方的圆形兽座,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的内部是一个圆形台座,饰有一周双勾卷云纹,外罩用四只镂空,呈行走状的翼兽相连。每只翼兽通体饰以短线纹,回首侧视,阔嘴大眼,耸耳巨鼻,粗尾;下层是一个圆台,台面饰有一周菱形纹,侧面饰一周锯齿纹。

  这座青铜人像是谁?

  专家学者通过对铜人面部特征的仔细观察,发现其后脑处有两条平行线,由此推测铜人面部并非真实人脸,而是戴了面具,后脑的两条平行线应该是固定面具的绳带。在古代,面具是巫觋(即巫师,一般称男性为“觋”,女性为“巫”。)傩祭仪式中驱鬼逐疫时用的面饰。

  此外,在铜人脖颈处悬挂了一串项珠,长度垂落至胸前,腰带在腹脐处用双圈圆饰衔接,通身布满纵、横、斜向长短不一的线形纹饰,上衣的袖窿、袖中线、门襟、袖口缘边皆用平行双线纹表现,双肩从肩顶至腋下饰以三角纹,这些装饰和繁复奇特的纹饰所代表的可能为巫觋的法衣。法衣又称为羽衣或神衣,是祭祀仪式中的重要装扮。

  因此,学者推测,铜人身份应当为巫觋。并且,在与同类器物进行对比后发现,芦山县出土的这件四兽跽坐青铜人像,应该是汉代青铜博山炉的炉柄与炉座的部分,而非此前认为的是蜀后裔为其先祖所造的人像。

  青铜人像为什么要坐在翼兽上?

  青铜人像坐在四只翼兽之上,可称为“铜人御兽”。铜人御兽是中国古代艺术品中常见的一种人兽相伴的造型。

  在四兽跽坐青铜人像中,铜人所御的翼兽的头部和身躯特征均指向自然界中的猛虎。青铜人像坐在翼兽上,代表着巫师与翼虎共存,说明头戴兽面具、身着法衣的巫师具有猛虎不可抗拒的威力,借以表达对巫师法力的颂扬。

  四兽跽坐青铜人像造型独特,纹饰精美,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是研究汉代供奉、祭祀等方面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这种铜人很少发现,只在云南昭通汉墓出土一尊与之相近,但其头部的椎特长,并已残损。成都成汉墓内曾出土一残座,其中支柱尚存,其结构、造型、纹饰与芦山出土的四兽跽坐青铜人像完全相同,只是略小,兽为三头。

  雅安市博物馆 芦山县博物馆

  市融媒体中心 李祖珂


顶: 43992踩: 82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