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感言
“我是探索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自从我决定返乡创业以来,实践术走就一直想为家乡做点事。新技感谢一直支持我的出现人,让我有勇气去尝试最先进的代农栽种方式。现代化农业的业新道路还很长,我想继续以微薄之力助力乡村振兴,探索与新农村共成长。实践术走”
科技含量满满的新技园艺设备,精心搭配的出现园林景观,闲置村委会改造成的代农民宿,和善的业新村民和扎根在此的新型职业农民,构成了雨城区草坝镇桂花村的探索新貌——雅安凤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如今,实践术走人们称这里为“凤凰谷”。新技“大家都说,桂花村就像是山村里飞出来的金凤凰。”雨城区禾兴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新型职业农民邓锦说。
回乡创业 扎根热土
10年前,邓锦和丈夫毅然回到家乡,扎根在她熟悉的这片热土上。她的梦想是想要探索新的种植方式,让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更加富裕。
创业过程中,资金、市场和人才的问题接踵而至。“刚开始,我们的蔬菜上市时深受市民青睐,每天上午就能销售完。但是当生产量上来后,没有冻库预冷、包装储存,蔬菜损耗很大。”邓锦说,她和丈夫转变了发展思路,毅然决定加大投入,修冻库、建立禾兴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与村民一道共谋发展。
在不断探索和尝试中,邓锦找到了创业与农村发展“共赢”的方式。
让村民、村集体组织共同参与,依托企业经营的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等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吸引更专业的团队进行“整村营运”。“我相信,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这片土地大有可为。”邓锦说。
探索科技 创新发展
邓锦不是学农业相关专业的,只是与这片土地共同成长,对农田有着特殊情感。凭着年轻有干劲,邓锦在网上学习现代农业新技术,参观国内的多家现代化蔬菜生产基地。为了拓宽市场,他们每天忙碌于菜市、超市、酒店、饭店,推销自己的蔬菜,了解市场的消费需求。
邓锦在基地查看农作物长势
无土气雾栽培技术的创新运用与成功,让邓锦找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好思路。
“这项技术源于太空空间站,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实现了既节水又高产的气雾栽培技术。”邓锦说。
走进基地大棚,气雾栽培、鸟巢温室、快繁技术充满科技感。在此务工的村民陈永英,左手拿着一块乒乓球大小的圆柱形海绵,右手拿着西洋菜种苗,将种苗套进海绵中,然后塞进泡沫板上的小孔内,菜就种好了,前后不到5秒。泡沫板后,是几根带着阀门的水管,此外再无其他。
“就拿种植的田七苗来说,通过气雾栽培,1个面积2300平方米的大棚有10万个种植孔,通过现代农业技术,每年可以收获10季蔬菜,每次收获0.5万公斤,按照市场价来算,销售额近50万元。”邓锦说。
除了新颖的种植方式,还有新颖的销售形式。
“你们的向往是我的日常,来,一起摘菜吧!这是一种高钙菜,它的含钙量是鸡蛋的五倍,通过A字架的立体式气雾栽培,不用施肥,更不用打农药,真正做到了绿色、生态。”通过直播镜头,邓锦将这种无土栽培的养心菜介绍给全国各地的网友。
邓锦除了将种植技术教授给当地村民,还培养当地的村民当主播,把他们生产的优质农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售出去。
不仅如此,邓锦的基地目前还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研学基地。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基地内,孩子们睁着好奇的小眼睛,汲取这片土地带给他们的另一种成长力量。
像邓锦一样的新型职业农民在调动自身积极性的同时,创造财富的渠道与方式不断变化,为现代农业注入强大的新生动力。
本报记者 胡月
顶: 3215踩: 29526
评论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