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听志愿军老兵讲述战场故事

 人参与 | 时间:2025-01-18 15:35:34

今天是抗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1953年7月27日,援朝愿军中朝军队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战争周年战场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胜利神话,迫使不可一世的听志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身后就是老兵祖国,为了祖国人民的讲述和平,我们绝不后退!故事”志愿军战士们发扬舍生忘死、抗美向死而生的援朝愿军民族血性,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战争周年战场最终用伟大胜利向世界宣告“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胜利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英烈已逝,听志山河同悲。老兵朝鲜战争中,讲述19.7万多名中华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志愿军战士中,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

我辈当强,振兴中华。70年后,战争虽远去,警钟依旧长鸣。近日,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分赴省内多地采访志愿军老兵,听他们讲述战场内外的故事。在老兵们的讲述中,胜利“密码”逐渐被解开——唯正义之师,不可战胜!

将手榴弹塞进炸药包,成功炸毁水门桥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面对美军对我国安全和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

刚打完解放战争的沈金水接到命令,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27军入朝作战。面对陌生的战场,陌生的敌人,他并没有想太多:“敌人就要打到中国了,只想着保家卫国。”

很快,沈金水和战友们就遭遇了一场硬仗。

沈金水的军功章和证明书等

1950年11月27日,长津湖战役打响。沈金水所在的志愿军第9兵团在朝鲜长津湖地区,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的美军第10军展开正面对决。

这是一场不对等的较量——朝鲜战场上,美军1个师的火炮相当于志愿军4个军火炮总和。面对美军的狂轰滥炸,志愿军有时冻得连子弹都打不出。

“天气太冷,机枪的撞针有的都冻坏了,我们只能靠手榴弹和刺刀来打仗。”沈金水回忆说,当时他们身上沾满雪沙、结满冰凌,一边要与零下几十摄氏度的酷寒天气斗,一边更要与武装到牙齿的敌人斗。

在沈金水记忆中,长津湖战役中新兴里战斗打得异常艰苦。“我们整整用了一周才攻下一个山头。”沈金水说,那时他们与美军“轮值”一个山头,白天美军占领,晚上志愿军便夺了回来。

此战,美军“北极熊团”被全歼,创造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以劣势装备全歼美军1个加强团的典范战例。

眼见志愿军布下的“口袋阵”不断形成合围,美军借助强大的火力掩护向南仓皇撤退。美军南撤路线上,一个战略要点——水门桥是双方必争之地。于是便有了志愿军三炸水门桥的故事。

抗美援朝老兵沈金水

1950年12月6日晚,沈金水所在的27军80师240团3营7连接到命令,要组建“敢死队”执行第三次炸桥任务。为避免美军再次抢修桥梁,上级要求“连桥墩一起炸掉”。沈金水回忆说,他作为7连七班班长申请加入了“敢死队”。

借着黑夜的掩护,“敢死队”队员们反穿棉衣、背着炸药包,与雪地融为一体,隐蔽前行。一路上不断有人牺牲,冲破美军火力网时,沈金水身边只剩几个战友了。“我们把手榴弹塞进炸药包里,固定在桥墩下,再取下腿上的绑带系在手榴弹拉环上,远远地引爆。”沈金水回忆炸桥的情景。

最终,战士们成功将美军二次修复的桥梁连同基座再次炸毁。辉煌的战绩是战友们用生命换来的,沈金水说:“为国为人民,不计牺牲,值了!”

在抗美援朝战争运动战阶段的五次战役中,志愿军创下了无数与敌斗智斗勇、堪称奇迹的战例,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离上甘岭最近的地方,为伤员动手术

战场之上,战士们浴血奋战。战场后方,医护人员分秒必争,从死神手中抢救伤员。汽车兵、铁道兵昼伏夜出,将军需品及时送往前方。

敌人妄图用“空中封锁”,彻底破坏志愿军的行动。

危险从跨过鸭绿江就开始了。志愿军47军战地医疗队医护人员姚剑辉回忆战场险况:敌机接连轰炸,转眼平地出现十几平方米的弹坑;夜间行军,狭窄的山路旁是黑不见底的深谷,战士们手拉着手前行,一不留神便可能丧命于此……

抗美援朝老兵姚剑辉

姚剑辉没有丝毫退缩,挂着米袋扛着枪,负重四五十斤强行军,“很多战友脚上长了很大的水泡。”姚剑辉边说边用手比划出一个三四厘米直径的圆。她拔下马尾上的毛,帮大家一个个挑破水泡。

“哪里有伤员,就到哪里去。”上甘岭战役异常惨烈,姚剑辉在离前线最近的地方为伤员动手术。由于缺少药物治疗,有的伤员伤口不断恶化,医护人员不得已只能为其截肢,再转移到后方医院。“伤员一批批送来,没等休息,马上又送来一批,根本合不上眼。”姚剑辉语带沉重地说。

严寒的天气,也导致志愿军出现很多非战斗减员。

志愿军50军司令部无线电报务员黄永基从小生活在广东,第一次在朝鲜战场感受到严寒天气的致命性。他回忆,地上结了很厚的冰,躺着睡很容易冻死,不少战士便用绳子把自己绑在树干上睡。

抗美援朝老兵黄永基和他年轻时候的照片

“后勤补给跟不上的时候,只能吃树皮草根。”黄永基说,条件好的话,能吃到“炒面”。

所谓“炒面”是指将小麦、大豆等炒熟、磨碎,再加入食盐。没有水,大家便抓起一口炒面,就着一口雪往嘴里塞。长期食用炒面,营养成分单一,缺乏多种维生素,很多战士都患上夜盲症。

“当时的解决办法是吃胡萝卜,很难吃,军医怕我们不吃,得看着我们吃完才能离开。”黄永基说。

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军首次出境作战,无法像在国内一样得到就地支援。汽车兵“找规律、错时间、钻空子”,创造了许多对付敌机轰炸扫射的行车办法,铁道兵创造了“分段倒运”“顶牛过江”“水下桥”等战法,建立起“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成为志愿军打胜仗的有力支撑。

停战并不意味着结束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正式签订。

“终于可以平平淡淡过日子了,老百姓不用再吃苦了。”回忆起来之不易的胜利,88岁的志愿军老兵常纪宽格外激动。1951年,年仅16岁的他在志愿军炮兵第1师担任汽车运输兵。

停战并不意味着结束。常纪宽选择留下,还有重要的任务等待着他——接战友回家。“不能让他们遗尸荒野。”常纪宽眼里充满着坚定。

抗美援朝老兵常纪宽

战时,纷飞炮火下没有条件好好安葬牺牲的战友,战士们只能将烈士就地掩埋,一旁插上写着部队番号和姓名的木牌。

“都是一起拼过命的战友,必须把他们寻回来!”寻着一块块木牌,常纪宽挖开土堆,小心翼翼地把志愿军遗骸装好,再递到车上。

每个接到遗骸的战友都会喊上一句:“我接到了,接我们的同志回家!”

70多年来,祖国始终没有忘记在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2014年至2022年,9年时间里,9批共913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已归国安葬。

交通路网崩溃、城市满目疮痍……胜利之后,志愿军还积极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91岁志愿军老战士俞良恒便是其中一员。战后,他与战友冒着风雪四处排雷,平整农田、盖房子、修学校。

抗美援朝老兵俞良恒保留着当时的相关证件

不顾自家粮食紧缺,当地老百姓给志愿军送来热乎的烤土豆,还烧好炕让志愿军休息,“他们把我们当成了自家人。”俞良恒说。

抗美援朝老兵俞良恒

战后,常纪宽经常会到当地老百姓家送物资,帮忙喂牛耕地。从小没有双亲的他,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每次喊声“阿妈妮”(朝鲜语对长辈女性尊称),都能得到热情的回应。

常纪宽展示他年轻时的照片

越是情深,越是难舍难分。1956年4月,常纪宽和战友要归国了。一声鸣笛,火车开动了,硝烟尚存的战场、冬去春来的大地,随着滚滚鸭绿江水渐渐消失在身后。留在他们心中的,是胜利的喜悦和永不褪色的国际友谊。

顶: 8踩: 9972